top of page

Notes on 訪聲音圖書館

2014

「聲音掏腰包」創辦人楊陽在其網上聲音圖書館的一篇文章* 中說:「這不是一個檔案庫,而是一連串的偶遇、肯定,以及對聆聽作為自處方式的懷疑。」 怎樣去理解這說法呢?我一邊瀏覽這個圖書館,一邊想:作為一個從事於視覺藝術範疇的人,我的聆聽經驗是怎樣的呢?我們是如何去評核對聲音的敏感度?對聲音的認知、想像和思考?我曾經去過一些小鎮留宿,晚上死寂無聲,其實很難自處,所以會開些音樂以作「舒緩」。我們是聽得到而自知存在,還是聽不到而自覺存在呢?…這裡收藏的聲音是否包含音樂?

 

這網上圖書館內存放了一些由不同人採集回來的聲音,從目錄中選項「來聽」後,版面出現了多個分類如「身體」、「塵囂」、「空間」等。我進入「身體」,想像將會聽到身體不同部位引發的聲音,網頁開啟後卻見到標題為《關冷氣》的聲軌。有如展示藝術品時旁邊的說明標識,聲軌旁也列明了採聲員姓名,採聲的日期地點,方法和所用的器材。我充滿好奇,點擊聆聲…

 

友人問,直接收錄日常的聲音,是藝術嗎?我還未思考清楚,便回應發問,攝影,是藝術嗎?大家都靜了下來再思考。這時我才在心裡自問,攝影,可有在哪些情況下被視為藝術,又在哪些情況下不被視為藝術?又,我們怎地突然用藝術的定義作為討論的基礎?

 

我家鄰近山森草野,晨早醒來一般都會聽到雀鳥的叫聲,有時覺得牠們在唱,自覺幸福,有時卻認定牠們在吵,煩死人了。但年中總有幾個月因為開動冷氣機而放棄了早上的鳥聲。為了一覺好睡,我寧可聆聽冷氣機的機動聲,也習慣了那機動聲。聽著Tang Wai-man的《關冷氣》錄音片段,不禁好奇,他/她關掉冷氣後聆聽到什麼呢?還是逐漸感到炎熱,坐立不安,身體溶化,什麼也聽不入耳?他/她是怎樣對熱感和聆聽作出取捨的呢?這是一次性實驗的紀錄,還是持久挑戰自身的宣言?

 

我再瀏覽其他分類,進入了「佔據」,想像著爭鬥的聲音,卻見到Yan Chan採錄名為《打樁》的聲軌。聽著聽著,我笑問友人,這不是爵士鼓手在玩節奏嗎?打樁聲何時變得這樣幽默、豐富的?我又跳到「集聞 — 鐵鍊」一頁內,被翠茵的《擺動@石硤尾中央遊樂場》迷著了。

 

我想,這些可不是「直接收錄日常的聲音」,它們好像是聲音版的寫實主義紀錄作品,但它們被抽離原來的處景和視覺情景,配予「不直接」的標題分類和關聯詞彙,以致同時是抽象、開放的,啟動誘發聽者感受、想像和思考的媒體。

 

鐵鍊在石硤尾遊樂場的擺動,把我連接上汪洋中一個正在哀嗚的生物,也把我抽起來,重返少年時自憐的孤單。 我聽著這圖書館內別人採錄的聲音,

 

不禁問,可有什麼聲音在我個人記憶中最清晰活現?(兒時父親放工回家在走廊的腳步聲?) 哪些最令我刻骨銘心?(鄰居打女的咆哮與嘶喊?) 最能敲響我的神經?(零晨時份疑似老鼠的活動聲?) 給我最多幻想?(不知誰家鄰居晚上傳來微弱的造愛聲?) 這些聲音其實都沒有同步的視覺影像,它們只是透過聆聽經驗,一直存留在我腦海裡,甚至因為欠缺了相配的實際視覺影像,給予我更多想像的空間,最終誘發的情景其實貼近我個人的認知、經驗和愛惡。但是,如果作為採聲員,我會想採錄什麼呢?是尋找往日聽過的聲音,保存快將消失的片段,還是去發掘不認識未曾遇到的世界?花開的聲音是怎樣的呢?我很用心的聽了Step Au採錄的幾段《樹木的聲音》,不禁有點懊惱。正如人類因為接聽音頻的限制而聽不到不少動物的嗚叫,我們也聽不到 (可能是沒耐性花一個季度去慢聽) 草木的生長。那麼,是採聲員天真,還是我狹隘?不過,我好奇地想,如果不是用耳朵去聽,而是引用科技和圖像去協助呈現樹木發出的聲頻音律呢?友人問,這豈不是回到視覺圖像裡,還算是聲音嗎?我忽然想,聽障人士是怎樣認知孩童的笑聲的呢?同樣,視障人士又是怎樣理解藍天的呢?健視健聽的我,突然渴望了解這些。

 

除收錄了採聲,圖書館內另有一欄名為「聲音職人系列」,存放了編輯員特訪一些從事聲音工作的專人的訪問,如電影音效,播音劇人員等。當中受訪者說及自己製作聲效的經驗,不約而同都帶出了很有趣的一點:他們不一定經歷過所有製作出來的聲音,如月球上步行、機械人變身等。換句說話,這些我們原本無法經驗到的聲音,它們得以存在,其實是依賴於製音人和聽者對該事情和聲音的情感想像與質感串聯。那麼,聲音是否同樣通過這種模式存在於聽障人士的腦海裡呢?

 

我很喜歡思考「影像」究竟是什麼,可以是什麼。影像不等如視像物質,它可以是對事物形態的一個意念,依賴實際感官經驗而生成,但存在於腦海裡,於記憶、認知、想像、潛意識等之間,浮動不定。聽覺既然是感官經驗的一種,它也在我們腦海裡衍生影像。聆聽聲音圖書館內不同的聲音,我腦海裡便不斷湧現影像;對某些聲音我甚至重覆聆聽多次,每次也發現聽到有些不同,腦裡不停拼砌著那捉拿不準的影像。回想楊陽文章中所說的偶遇、肯定和懷疑,我更是充滿好奇,好奇這些聲音物質可以怎樣引發,甚至釋放我們對感官經驗,自身和各種事物的認知與想像,開創視野領域。

 

由於每個聲音在網上圖書館內只能存放約一分鐘的片段,我於是提議聯絡圖書館館員,親身去聆聽Wong Fuk-kuen完整版本的《 熱波之槍》採聲。友人卻突然說,看,這裡看來真的有音樂,這個分類叫「哪裡有歌?」,就進去一分鐘試聽吧…

 

 

 

 瀏覽「聲音掏腰包」的網上聲音圖書館  www.thelibrarybysoundpocket.org.hk

 

* 之於偶遇,迎如聽在 (This is not an archive),楊陽,2013,

    www.thelibrarybysoundpocket.org.hk/project_info_page/about-us/

solomon yu artist hong kong 余迪文 香港 藝術家 余廸文

IMAG5976.jpg

© 2023 TIK YU artist all rights reserved

bottom of page